一、 微专业简介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智能无人机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无人机应用技术已成为低空经济战略中的关键支撑力量。无人机在遥感、测绘、摄影、物流、巡检、应急救援和农业植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当前,业界对能够胜任复杂场景任务规划、多载荷集成、专业数据处理与分析及合规运营维护的高端复合型无人机人才需求极为迫切,人才缺口巨大。
本微专业紧密围绕国家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部署,聚焦无人机在地理测绘、智慧农业、智能巡检、应急救援及低空物流等领域的先进控制与智能应用。旨在培养学生在复杂低空环境下的无人机操作、应用、数据分析及智能决策能力,精准对接低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
二、 培养方案
1. 学制
两年,学生从大三秋季学期开始修读本微专业课程,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从大二秋季学期开始。
2.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智能无人机基础理论、飞行控制技术、数据处理分析等核心知识的专业人才,使其具备无人机研发设计、操作维护、行业应用开发等能力。毕业生能够在农业、物流、测绘、应急救援等多领域,从事无人机技术的相关工作。
3. 培养方法
采用“理论教学+项目驱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理论教学夯实专业基础;项目驱动让学生参与无人机研发、应用项目,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与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开展实习实训、产学研合作项目,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4. 课程设置
智能无人机微专业 5 门课程的设置,遵循“从基础到应用,从硬件到智能” 的总体思路,紧密围绕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
(1)硬件基础筑基:PCB 设计与实践、集成电路原理与应用两门课程,为学生夯实硬件设计根基。前者聚焦无人机电路板设计实践,让学生掌握 PCB 设计流程与方法;后者解析集成电路工作原理,使学生理解无人机硬件核心架构,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系统开发进阶:STM32 嵌入式系统应用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掌握无人机底层程序设计与系统控制技术,实现从硬件基础到系统开发的能力进阶,搭建起硬件与软件交互的桥梁。
(3)综合应用提升:智能无人机设计实践、智能无人机与人工智能两门课程,则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前者通过实践项目,让学生将前期所学知识整合,完成无人机设计开发;后者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无人机智能化升级,契合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使学生能够应对行业前沿技术需求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PCB设计与实践 | 32 | 2 | 5 |
集成电路原理与应用 | 32 | 2 | 5 |
STM32嵌入式系统应用 | 64 | 4 | 5 |
智能无人机设计实践 | 64 | 4 | 6 |
智能无人机与人工智能 | 64 | 4 | 6 |
三、 招生计划及要求
1. 招生时间
2025年秋季学期招生,秋季开课,学制1年,分两个学期完成全部课程学习。
2. 招生范围
全校范围内于2025年秋季进入大三(参加电子竞赛的同学可以是大二)阶段的本科生,学生需要具有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或相近专业的知识,且学有余力。
3. 招生数量
2025年计划招生30人,人数不到20人不开班。
4. 学习费用
按照《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湘一师校字〔2024】35号)执行,16 学分(收费标准 70 元/学分),共计1120元。
看球88
2025年8月20日